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施高翔 发布时间为:2019/3/7 16:25: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维廉先生回信,祝贺他的新书出版,感谢他把人生宝贵的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一时间,老潘再次被聚焦在世人的视线中。人们非常想知道,这位被习总书记倍加称赞的老外,是如何执着地用自己的笔,以“不见外”的深情,讲述这30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故事。
老潘是1988年来到中国,在厦门大学从教3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面对在他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他萌动了用写书的形式,记录这古老的中国正在焕发出年轻活力的真实变化。1999年,潘维廉与厦门大学出版社开始长达20年之久的合作,共出版了9种图书,形成“魅力·老潘”系列丛书,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展现了中外友好交流的喜人成果。作为这一系列丛书的策划人和责任编辑,我与老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为这些书的出版费尽心思,不论是书名构思、丛书标志设计,还是行文内容、所配的图片素材,或是出版过程中许多细节,都凝聚着厦大出版社全体员工的心血。读者都能从这一系列丛书中感受到他“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
出版《魅力厦门》与老潘结缘
1999年的一天,老潘第一次来到厦大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当时,他带来一本印刷粗糙的小册子,蓝色封面,封面上画着一些手绘的卡通图案,书名为《厦门生存指南》(xiamen survival guide),这是他专为在厦门工作、学习的外国人而写的生活指南。由于当年的厦门生活条件还很差,老外在国外已用惯了的日常用品在厦门还很难买到,造成了他们生活上有很多不便,因此,这本原稿中,老潘以他特有的幽默语言对这些不便有所报怨。我初看了书稿,并与老潘做了些简单的交流。通过交流,我觉得老潘本人很有魅力,语言风趣,他以一个老外的角度来看厦门和中国,视角独特,对于向外国人宣传厦门非常有说服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视角,有共同的兴趣点,并且有让他们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完全没有说教感。与老潘的交流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老潘虽然在小册子中有些开玩笑似的对在厦门生活不便的抱怨,但他更多的是热爱厦门、热爱中国,他对厦门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的研究和了解远比一般厦门本地人更深,对厦门的历史充满了自豪,他把自己当成厦门人。他最爱用纯正的闽南话介绍自己:“我是厦门人!”因此,我们认为老潘的书值得出版,建议内容上加以充实,不单单是作为一本生活指南,要增加厦门历史、人文等的介绍,写作基调上要改为正面宣传厦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读者对象仍以在厦门生活、工作、旅游的外国人为主。老潘很认真地按我们的意见对书稿做了修改。正式出版时,书名改为amoy magic—guide to xiamen(《魅力厦门——厦门指南》),书中完全没有了抱怨,表达出来的全是对厦门的热爱。这种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特别是厦门市民和市领导,通过这本书,让厦门人认识了这位长着老外脸、但有一颗中国心的老潘,并且也彻底认可了这位新厦门人。他为厦门在十几年中取得的建设成就而感到骄傲,为厦门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豪,真心实意地向世界上还不太了解中国、不了解厦门的人介绍厦门的历史、它的真实发展情况等。
给“魅力·老潘”系列中每一本书定个中文书名颇费了一些心思。出《魅力厦门》时,我建议加一个中文书名,这样更适合中文读者。老潘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让我来定。为了起一个既忠实原文,又要让人印象深刻的书名,我与同事多次探讨,最终把书名确定为《魅力厦门》。当时有人提出,这不符合中文习惯。但后来没想到这个书名一炮而红,“魅力”两字成为一个热词,风靡全国,至今不衰。老潘也曾回忆道,“小施建议将书的中文名字定为《魅力厦门》,后来这句话竟成为许多政府活动的宣传口号,2004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以及厦门市政府的一些宣传光碟都使用它。”
充分尊重读者的意见,是我们出版图书的重要原则。在多次的演讲和签售中,很多读者对《魅力厦门》的英文书名amoy magic提问,问为什么厦门的英文名是amoy,而不是xiamen;为什么不写成magic amoy,这样更好让中国读者理解。老潘解释说,amoy是旧时的英文名写法,来源于福州话读音。amoy magic也符合英语的用法,而且有更突出magic的意思。但有读者提出意见,说amoy是福州话的读音,不是闽南话的标准读音。建议改成现在标准的翻译名xiamen。后来,老潘和厦大出版社认真吸收了这些读者的意见,在出修订版时,将英文书名改为了magic xiamen。
《魅力厦门》英文版出版后,我们组织了多次签售和演讲,媒体也跟进报道,该书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在签售和演讲过程中,有一些不懂英文的读者建议,能不能出中文版,这样他们也能读懂一个老外对厦门是怎么看的。有一次在厦门会展中心签售,一位厦门本地的老人家一口气买了十几本,他很自豪地说,老外都来宣传厦门了,他要将书寄给在国外的亲戚朋友。但他自己不懂英文,所以一直很遗憾,他当面就跟老潘说能不能翻译成中文。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我们认为出中文版有不少好处,一是可以让不懂英文的读者直接购买中文版,解决了一部分读者的要求;二是针对英语学习爱好者,他们可以中英文对照阅读。老潘也觉得有必要翻译成中文,他愿意接受读者的建议。此后,老潘出版的图书全是中英文对照的。
打造“魅力·老潘”系列品牌
出版《魅力厦门》获得成功后,老潘有了更大的写作热情,我当时就跟老潘商量我们要继续策划做宣传厦门、厦大、闽南,以至福建省和中国的图书,老潘完全同意。我建议将老潘的图书作为一个系列来出版,这样更有品牌影响力。为了突出老潘个人影响力,也为了丛书更有老潘特色,经过考虑,确定系列名为“魅力·老潘”。为了让系列更有品牌效应,我请美编为丛书设计了一个标志,标志中的“卡通老潘”形象就来源于老潘书中的插图。
老潘写的书都很有特色,他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厦门、看福建,但他内心又十分热爱厦门、福建,把厦门当家,把自己当“老内”,他是想要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向其他外国人讲述真实的厦门、福建和中国,所以他写的文字很幽默,很朴实,很有个人的魅力,又很真实,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愿意看,都愿意相信他写的东西。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外文资料,更增加了说服力。
他回美国探亲时,都会查找与福建、闽南、厦门有关的资料,购买了大批古旧图书,不少是100多年前的图书。老潘写的书,一大特点是大量引用这些图书中的内容,一段段专门摘编出来。我看了这些资料后也是很心动,鼓励老潘出书,《老外看老鼓浪屿》《商业老厦门》等这些书就是这样策划出来的。
“魅力·老潘”成为厦门、泉州最有力的代言
一位老外在中国、在厦门的亲历,对于同样是老外或是华侨的读者来说,他写的内容给人一种真实感,没有了说教,而他的说服力看来却是巨大的。而这种说服力,在2002年厦门参加国际花园城市的评比活动中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2002年,老潘受邀参加厦门申报国际花园城市代表团,并作为决赛时的主陈述人,他将《魅力厦门》带到了决赛举办地德国的斯图加特,分送给评委,陈述的内容很多就来自书中,老潘将它们制作成幻灯片在决赛时播放,引起了评委们的共鸣,最后,厦门被评为2002年国际花园城市第一名。在此之前,这本书还曾于2000年被中国投资洽谈会主办者作为礼品书,赠送给参加会议的嘉宾,很受欢迎。
泉州市政府决定参加2003年国际花园城市评比后,邀请老潘参与申报工作,老潘欣然答应。接受邀请后,老潘花了几个月时间,重走一遍整个泉州,包括泉州市辖的各县,自己拍摄了大量照片,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他用了一个半月时间,赶写出了《魅力泉州》一书。该书从一个老外的视角来介绍泉州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历史文化古城。书中引用了大量外文史料,并对泉州目前的真实生活也做了描写,对于泉州保存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示赞叹。为了赶在9月28日代表团前往荷兰之前能出版该书,老潘在6个星期中几乎天天晚上写作到三四点。最终,他带着《魅力泉州》一书前往荷兰参与评选活动,作为主讲人,他为泉州成功申请国际花园城市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老潘爱厦门,更爱厦门的明珠——鼓浪屿。他收集的关于厦门、福建和中国的古旧资料中,最丰富的是关于鼓浪屿的,而且是自1575年以来曾在鼓浪屿上生活过的外国传教士、医生、商人或领事人员及其家属写的文章、绘的图,以及往来信件、明信片等,都是第一手资料。在这些资料基础上,老潘于2005年写了《魅力鼓浪屿》(discover gulangyu)一书。这本书长年在鼓浪屿上销售,成为很多游客必买的纪念品之一。此后,老潘仍不断地收集散落在美国及欧洲与鼓浪屿相关的外文资料。2008年鼓浪屿启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老潘被聘为专家参与了大量前期资料准备工作,2009年他为申遗编写了《老外看老鼓浪屿》(old gulangyu in foreigners’ eyes)一书,作为鼓浪屿列入申遗中国预备名单的材料之一,成为申遗成功的重要文献。
认真、有正义感的老潘
老潘做事认真、满怀出书热情。在合作出版过程中,我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老潘很幽默,但做事上又很“美国”,一是一,二是二,时间观念很强。老潘在我社出版了9种新书,为了能按时出版,我们经常通宵加班。有一次,由于出书时间紧,必须在第二天印刷才能按时出版,而排版公司在福州,如果按正常的流程,来来回回修改需要至少一周以上的时间。在老潘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决定由我和老潘当天连夜赶到福州去排版公司那里校对和修改,我们和排版人员忙了整整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终于把书稿定稿,当天下午带着菲林片回厦门印刷,准时将书印刷完成。
2006年,在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前夕,老潘主动提出写一本介绍厦大的书——《魅力厦大》。由于写作时间很紧,老潘找了一位叫费菲的在读本科生来和他一起来写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两个月时间,费菲就基本吃住在我们编辑部办公室里。对于费菲的努力和勤奋,我们都觉得很让人敬佩了。但有一天早上,我一到办公室,就看到费菲在那里哭。问她出了什么事,她开始一直不肯说,就说是自己做得不好。后来才知道她昨晚本来应该翻译好交给老潘的资料,因为她没时间,所以没翻译完,虽然赶了一个通宵,仍未完成,被老潘狠狠地骂了一通。事后老潘向费菲专门道了歉。但老潘做事的认真可见一斑。
老潘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正确的历史观,《魅力厦门》有一个附录,是关于鸦片战争历史的。老潘说,有一位在厦门的美国教授问他,鸦片战争是不是西方为了阻止中国的鸦片出口。他觉得他应该向西方读者说清楚鸦片战争历史,真相是欧洲人向中国出口鸦片,并从鸦片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美国前总统亚当斯宣称中国拒绝鸦片进口是对“人权和国家权”的侵犯,是中国而不是美国首先提出禁烟的。我在编辑这本书稿时曾向老潘提出,这一篇附录在内容上感觉与全书关系不大,而且写作风格上反差太大,从正文的风趣幽默一下变成严肃正经,所以建议是否不要这篇附录。但老潘非常坚持,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要让老外知道鸦片战争和鸦片贸易的真相,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做错了事,他们应该为此而道歉。他在附录中写道:“厦门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她的建筑、地理和气候,而在于她的人民——富有宽宥心的人民!”我为老潘展示出的正义感而感动,十多年中《魅力厦门》四次修订,但这篇附录一直保留着。
老潘在厦门30年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写进了他写的每一本书中。如今,“魅力·老潘”系列的写作计划越来越长,老潘还将继续为福建和中国而代言,而且他的书会更加精彩。正如习总书记给老潘的回信中所说,“你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你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