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 发布时间为:2015/6/9 14:37:00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社庆20周年时和同事们合唱的那首《光阴的故事》,余音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转眼间便又迎来了30周年社庆。而我伴随着厦大出版社,也走过了整整28年的路程。回首难忘岁月,轻抚沧桑往事,除了喜悦、兴奋、感激,不免也有几分感慨、几多兴叹……
1987:春之序曲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也是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初创年代。1987年秋,刚从厦大化学系研究生毕业的我,被分配到才成立两年多的厦大出版社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编书匠的生涯。
其时,厦大出版社还挤在经济学院的大楼里办公。几间简陋的办公室,配着十几套旧桌椅,虽说有些“寒酸”,但同事们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办公,倒也显得热闹和温馨。
那时出版社的业务远没有现在的“高大上”,不仅出书规模小,品种少,而且效益也不佳,但“小编”们的任务却不轻。因为作者送来的书稿大多是手稿或油印稿,排版还是传统的铅排,差错率极高。因此编辑既要读稿、改稿,还要承担校对的工作。好在自己不乏耐心和细致,又有一股认真劲,总算还“得心应手”。有时一部书稿审读下来,问题要记上百来个。回头再逐个与作者交流。几年下来,光记问题的笔记本就记了十来本,它让自己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还练就了扎实的改稿基本功。
刚到出版社时,对编辑工作无疑满怀着憧憬。可重复的工作时间一长,难免就觉得有些乏味。其间,也曾想过出国,也曾想过换岗。但最终,我还是没有“逃离”这个命定的岗位,沉下心来做出版,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份“为人作嫁”的工作。
1992年,我第一次获得了福建省优秀图书奖,迎来了出版人生的春天。
1993:夏之奏鸣曲
1992年,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浪潮,而大学社出教材换补贴的日子也走到了尽头。出版社被推到了自负盈亏的第一线,每个编辑都承担着创利的指标。对于没有任何积累也尚未找到方向的厦大社,全社上下都感觉压力很大。
恰巧此时,理工(外文)编辑室的老主任退休,我被任命为新的编辑室主任。对领导的信任,我自然感激在心;可一想到要如何完成创利任务,心情便十分沉重,甚至常常夜不能寐。
人生就是挑战。既然上了“战场”,就必须用业绩来证明自己。在紧锣密鼓的多方调研之后,我将突破口确定在公共课教材上。此时,计算机已成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而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也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开。我幸运地叩响了这“命运之门”,先后策划出版了《大学英语阅读》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两套系列教材,不仅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而且为出版社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为我社日后创品牌、走专业化道路挖到了“第一桶金”。
1993年成了我职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不仅成了厦大出版社的创利高手,而且还顺利晋升了副高职称,成了出版社最年轻的副编审。可以说,正是从这一年起,我才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人——不仅能编辑,而且能策划、能推广。
1993~1999年,围绕在我身边的,是火热的夏天,火热的工作!
2000:秋之变奏曲
当新世纪到来时,我有幸担任了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副总编。此时,经过几年的积累,出版社有了些家底,而出版理念也逐渐成熟——走“专精特”的发展道路。即“专业、精品、特色”,并将专业化定在经管和法律这两大门类上。
为了创品牌,社里决定除我熟悉的理工、外文两个板块外,把经管板块也交给我负责,我知道这是社里对我的信任。因为厦门大学的经院和管院的学术力量很强,一直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如何将学科优势转化成出版优势,虽考虑了很久,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只有一套正在成型的厦大会计系列教材和一些零散的财经教材,尚未形成板块。无疑,社里希望我能带领经管编辑抓住机遇往前冲,把厦大社的经管品牌做起来。
怎么办?千头万绪,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由经管“外行”变成“内行”,否则怎么和经管老师对话?又怎么组稿?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去经院和管院听课,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相关院、系和专业的课程设置,了解相关学科在高校中的排名、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动态,以及市场上对各类、各层次经管教材的需求。在充分调研和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了出版社经管类教材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突破口,即地域上,立足本校,向省内拓展;专业上,经、管各选一个具有学科优势且受众面较大的门类——会计和金融为基点,逐步向国贸、统计、管理等学科扩展。
跨过2000年,高职高专的教学逐渐规范,而教材也与本科教材脱钩,经管编辑室抓住这个机会,适时推出了《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学系列》及《高职高专经管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这两套教材取得了多次重印的良好效果。在这两套书的成功带动下,其他门类经管教材的组稿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收获的季节。
2005:冬之回旋曲
2005年,我评上了编审,从副高到正高,十二年的时间有点长,但仍是出版社最年轻的编审。与此同时,我又多承担了一项工作,负责省内教材发行工作。
作为一家地方性大学出版社,pg电子试玩平台的服务对象及市场主要在省内,所以省内的教材发行一直是社里的重点。多年的教材组稿工作,已使我在省内高校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做这份工作有一些基础。但要把工作做好,还需要熟悉更多的高校和更多的部门,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学校的特色,都有哪些重点学科、对教材有什么样的需求等等。为此,我和发行部门的同事们一起跑遍了省里的几十所高校,建立健全了销售渠道,使厦大版教材的销售逐年增长。而发行渠道的建立反过来也进一步拓宽了组稿渠道,使我社立足本校、面向全省的战略意图得以逐步展开。
经管类图书在精心规划和努力经营几年后,在省内已初具规模,但对省外的影响力还不够。针对这一现状,我提出将组稿范围向省外拓展,把厦大出版社的教材影响力扩大到长江以北。新的目标,意味着新的挑战,我和经管编辑又奔波在大江南北的高校。功夫不负苦心人,长期的努力换来了不菲的收获:经管类图书目前已有《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南开大学金融系列教材》等上至研究生、下到高职高专及职业培训市场30多个系列教材,而稿源已冲出福建,经管板块业已成型。
在经管类图书凯歌奋进的同时,我的老本行——理工类图书也传来捷报:2007年,由我担任责编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若干研究前沿》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它是我出版生涯中收获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奖。同年,我策划的《院士文库·厦大专辑》开始出版,厦大老校长田昭武的论著选集——《拓宽视野的电化学》成了文库首选,听着老校长对《文集》和我的夸赞,我的心里自然也是甜滋滋的。
冬季是收藏,是养精蓄锐,是向新的一年的进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11:四季圆舞曲
2011年,在前任总编退休之后,我出任了厦大出版社的总编。肩上的担子无疑又重了几分,我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出版社的发展。
建社20多年,厦大社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影响力还相对较弱,缺乏大众读物。我期望图书市场上能有更多厦大社的声音和身影。以厦大社的规模和地理位置要迅速做大市场书,有一定的难度,只能适当介入,我们把突破口选择了经管和人文。
先将和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经管类图书选题范围向社会关注的热点延伸,提出将经管类图书做出“四个度”的目标——即有一定的高度、宽度、厚度和热度。在近十年的品牌建设中,前三个度已基本做到,但热度还差很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跟踪调研后,根据当时欧债危机的背景推出了《国际金融新趋势》丛书——《量化宽松》《流动性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等;在国内民间借贷险象环生时,推出了《跑路疯狂的高利贷》;2012年在房地产处于滞涨时,推出了《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2013年在国内掀起新一轮城镇化热潮时,又推出了《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这些书不仅跟上了社会热点,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一书多次上了2012年各大年度图书排行榜,《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一书更是斩获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效益”图书。
人文类的市场书也有了起色:《民国》系列图书,包括《民国年间那人那事》、《帝国尽头是民国》、《百年寻梦》三部历史随笔,甫一出版,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重视和好评。
经过30年的发展,坚持“学术为本,教材优先”的厦大社形成了对台研究、华人华侨研究图书出版特色,并拥有了经管和法律两个相对完整且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图书板块,出版了大量的精品书,为文化积累和教学科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也改变了一家出版社。30个春秋,厦大出版社长大了,成熟了,并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和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而当年长发及腰、一脸青涩的我,与出版社一路相伴、共同成长,也早已短发、不再年轻,但在我心中,对出版、对厦大社,充溢着的依然是温馨、是恒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