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许红兵 发布时间为:2014/7/16 9:37:00
《货币经济学若干问题探讨》,刘秀光、刘辛元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版,定价:30.00元
摘 要:《货币经济学若干问题探讨》采取专题研究的写作方法,将货币经济学的宏观内容具体化,每个专题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该书意在实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并且值得一读的著作。
关键词:货币经济学;探索;评介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1963)指出,货币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1948)中强调,经济学中最有趣的内容之一是货币。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吸引20世纪的凯恩斯、希克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经济学领域的风云人物致力于货币经济学的研究。
(一)
货币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探索
当美国的货币体系的稳健性遭到破坏以后,华尔街金融海啸随即来袭。专题“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础和价值归宿”指出,货币价值稳定性是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础”,支付承诺确定性是经济活动的“价值归宿”,两者的统一铸就货币体系的“基石”。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考察这些要素,有助于从中认识怎样才能维持货币体系的稳定,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再度爆发。
货币中性问题历来是货币经济学重要的争议。在“货币对经济作用的中性与非中性”专题中,作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货币并非是长期中性的,相反,表现为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非中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是有效的。这说明,如果经济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非是中性的。
专题“货币体系的可兑换性与信用依赖性”提出了货币体系的“信用依赖性”准则。通过分析金融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真实票据原理’正确与否”的论争、“金块论者”与“反金块论者”的“金块论争”、“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论争”三次论争,揭示了维持货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可兑换性”准则,论证了克服信用货币体系内在缺陷以保证“信用依赖性”准则实现的基本途径。
自从货币出现以后,利率及其运行就备受关注。专题“利率理论研究的基本演变路径综述”通过梳理利率理论研究的基本演变路径,将利率理论区分为微观利率理论和宏观利率理论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上,认识利率理论研究对经济活动的意义,进而明确利率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货币定义问题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改变着货币定义,使货币定义呈现出“模糊性”特征。货币定义的模糊性特征是否影响货币本位的选择?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没有影响?中央银行对某一种货币变量的调整是否能够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专题“货币定义模糊性与货币本位的选择”通过叙述货币定义的演化过程,分析实行传统货币政策的前提条件,回答了上述理论和实践问题。
专题“货币主权在汇率变动过程中的作用”针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的现实,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证:如果汇率制度安排不能体现自己的货币主权而听任别人的摆布,就必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本专题从日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比较中,揭示货币主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往往成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必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而改革的重点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中立化”。专题“国际储备货币的中立化趋势之探讨”认为,实现国际储备货币“中立化”的基本前提是国际金融机构的“中立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霸权的消除。
20世纪50年代的《拉德克里夫报告》提出经济“浸泡在流动性中”的观点,在当时没有被货币分析和经验研究所证实。专题“重新认识经济‘浸泡在流动性中’”从货币定义扩展、金融工具创新和虚拟经济膨胀三个方面,论证了“浸泡在流动性中”现象在当代经济中不断出现的事实。重新认识经济“浸泡在流动性中”这一观点,有助于明晰货币供给变动对宏观经济的作用,以及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二)货币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保罗·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1999)一书的结尾告诫人们:“在我们的世界中,真正短缺的不是资源,更不是美德,而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探讨》将货币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效力、区域经济失衡、泡沫经济问题等诸多方面。
专题“货币增长率提高的非政策性因素”指出,本来应该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货币增长率的提高,然而,地方政府的“政绩悖论”、企业缺乏“负债责任心”的投资需求、外资流入的“货币供给冲击”,成为货币增长率提高的非政策性因素。这些非政策性因素的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导致通货膨胀并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效力可以区分为有效性与无效性。专题“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效力的无奈性”通过研究中央银行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从货币政策与中介指标选择、货币政策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货币政策与“超目标干扰”三个方面,揭示出货币政策效力的“政策无奈性”。由于“政策无奈性”的存在,对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问题,以及纠正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一环。专题“区域经济失衡与货币性因素的关系”论证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失衡是为“非均衡发展战略”付出的代价。而研究区域经济失衡的“货币性因素”,有助于正确选择解决区域经济失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2007年前后的中国经济存在着泡沫,因此,在理论界一度出现了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覆辙的观点。专题“泡沫经济中的‘加尔布雷思法则’”通过对中日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证明了所谓“加尔布雷思法则”,而2007年前后中国经济虽然存在着泡沫,却并不适用“加尔布雷思法则”。
严重的产能过剩将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增长型衰退”。中国不少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表现为产能持续过剩。专题“经济产能持续过剩与货币供给路径”从“货币化生产”的角度,找出了产能持续过剩行业的货币供给机制,解释了产能持续过剩产生的根源以及治理的货币政策。
近几年来,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有多种观点。其中,房价上涨源于“货币幻觉”的观点具有一定影响。专题“货币幻觉与房价虚涨和实涨的关系”说明了“房价虚涨论”的片面性,指出“房价虚涨论”的危害在于:如果房价上涨被“房价虚涨论”所误导,将会影响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将对居民的住房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三)与国际金融危机相关问题的分析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随即成为货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探讨》给予了比较充分的关注,用了几个专题的篇幅,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监管等问题。
美国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以金融部门为重灾区的经济萧条,称为“金融萧条”,而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同样是以金融部门为主导的经济萧条。专题“‘金融萧条’的重现与‘信用迷失’”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与90年代经济萧条源于“信用危境”不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信用迷失”的结果,提出并论证了“信用迷失”的概念,说明了“信用迷失”的表现形式及其对金融业的影响。
国际金融秩序与国际金融体系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原因,必然要审视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专题“美元的循环周转机制与国际金融危机”认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循环周转机制”导致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从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美元的循环周转机制包括在世界范围的美元发行、美元流通和金融自由化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美元发行使美元具有“美元本位制”功能和“世界基础货币”地位,美元流通的结果产生了“美元殖民地”和“劣势货币”,金融自由化是维持美元的循环周转机制运行的方式。
萧条经济学及其教义在经济衰退与萧条之时,往往备受关注。专题“萧条经济学如何解决经济衰退与萧条”虽是文献综述性质的,但通过对萧条经济学代表性观点的评述,可进一步认识货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强化货币事务管理的意义。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论证了货币因素在经济事件中的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读《美国货币史》,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货币重要”。专题“重读《美国货币史》再认识‘货币重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证明:“金融危机的爆发祸起于货币,而化解金融危机又要求助于货币。”金融业的不断变革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困难,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要求对金融业谨慎监管,以避免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专题“金融监管的‘宽柔之手’与‘大手覆盖’”则指出,每当发生严重的银行或金融危机,政府就从金融监管的“宽柔之手”转向“大手覆盖”。在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之时,又促使各国政府从倡导金融自由化,向谨慎监管的理性回归。在一个现代金融服务的复杂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金融风险无处不在的金融世界里,更多地使用“大手覆盖”而较少地使用“宽柔之手”,或许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不是动辄所谓“自由化”。
综上所述,《货币经济学若干问题探讨》是作者近些年来对货币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热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货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关注,以及对货币经济学研究的热情,有的专题对原有的理论观点有所突破,有的专题对原有理论观点有所补充或纠正。总之,该书在多方面的理论深度,显示出其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