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金融界网站(宋文艳 总编) 发布时间为:2013/10/11 10:50:00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也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然而,城镇化的内涵、路经和演变规律是什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力、有序地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从学界到政界、商界,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就在举国上下热议城镇化之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杨献领撰写的《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一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以中国城镇化转型为研究重心,直面城镇化转型中必然遭遇的诸多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览全书,可以发现该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视野广阔。作者在开篇序言中就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全球城镇化浪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书立足于国际视野来谈论中国的城镇化。在作者看来,“中国的这场城镇化转型,恰好契合大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再平衡的宏大主题。”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在书中不仅专辟一篇“美国观察——美国城市的发展和转型”,重点介绍了美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产业重构和美国三大都市圈;而且纵横捭阖,从美、英、德、俄等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城镇化中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以避免少走弯路。
例如,在谈到经济增长对于城市的作用时,作者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密度最高的城市是一国之内,甚至世界范围之内最富有的城市,柏林、伦敦、巴黎、新加坡、维也纳等国际性城市每平方公里所创造的gdp超过2亿美元。”在谈到城市的包容性时,作者不仅指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反映了城市对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的人群的接纳程度,也反映了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程度”,而且强调这种包容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的重要性。因为“在那里,农村移民是城市人口增长的关键来源,他们如果不能顺利融入城市世界,获得最基本的市民属性和城市认同感,就很可能沦落为真正意义上的‘无根之人’。”
又如,在谈到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和土地向非农部门转换的过程,也是地理空间重塑的过程时,作者指出:“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镇化的初期,三大城市圈集中了全国45%的人口、55%的工业生产和72%的大学生,直到70年代,随着后发地区生产率的提高,人口也开始出现从三大城市圈向地方圈的逆向转移。”由此可见,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集中度往往会呈现一个倒u形模式。
正是由于作者能够时时站在广阔的国际视野,来看待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把握中国城市化的脉搏,因此就能高屋建瓴,从容不迫,所提出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也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见解深刻。全书共有7篇21章,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总结,从历史经验到现实观察,从海外经验到中国道路,作者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城镇化转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尤其着重探索了以下三个命题:
第一,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增长动力的转型。作者认为,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保持了高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化浪潮、市场化改革和货币化进程三者叠加驱动带来的。而从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的新格局以及中国自身的约束条件看,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驱动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因此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增长动力转型的本质正是要为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寻找可持续的动力之源。
作者从结构效率、规模效率和分工效率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三条渠道,并指出: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结构效率居于主导地位,恰当的政策是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使农业劳动力最大限度地转移至非农产业,以促进生产率的提升;而在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规模效率和分工效率开始居于主导地位,此时恰当的政策应该是在促进人口聚集效应所发挥的规模和和协同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人口密度过高所产生的副作用。
第二,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在于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作者强调指出:“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人。”人是产业和城市互动融合的核心,有“产”才有“城”,产业是城市的基础和财富增长的源泉,有竞争力的产业塑造可持续增长的城市;而有“人”才有“产”,不仅人口的持续净流入是判断一个城市产业增长潜力的关键指标,而且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对于城市经济增长也十分重要,一个拥有更多年轻人才的城市必然更充满经济活力。
第三,中国未来城镇化的落脚点在于改革。作者指出,“历史上,正是基于土地用途转换、人口流动、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改革才使得中国城镇化能够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并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站在当前的时点观察,无论是进一步释放城市增长的潜力,还是促进人口的城镇化,改革都将是重要的环节和落脚点,土地改革、户籍改革和融资体制改革则将成为最为关键的三个领域。”作者对这三个领域改革的方向、重点和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在作者看来,城市的含义可以归纳为六个字,即:增长、包容、绿色。而这六个字也正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精髓所在。作者清醒地指出:“历史的成功不会自然导致未来的成功。未来十年,决策者试图将城镇化作为中国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主线索。在我们看来,关键不仅仅在于政府如何规划、如何推动,而更在于市场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可谓力透纸背,一语中的。
三是视角新颖。作者在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时,善于从多种视角来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客观结论。例如,在对比分析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时,作者不仅从时间维度对单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纵向观察,而且从空间维度即跨国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并由此得出结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初期,城镇化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向工商业的转换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但在后期,城镇化则必须通过人口的集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产业内部的生产率提升、专业化的分工等渠道才能真正产生增长效应,即顺利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传导过程。”
又如,在探讨城镇化与金融变革的关系时,作者从独特的金融视角出发,精辟指出:“纵观全球城市史,可以确定地说,每一个城市的兴起、每一次城镇化转型的背后都可以观察到金融系统的影响力。”但“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系统中,金融的支持作用已经不体现在对制造业生产活动的支持上,而是体现在对制造业重组与并购的支持上。反过来,一旦城市完成向服务业的转型,实体经济的利润来源、风险分布、融资期限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也将对金融系统提出新的需求。”
在探讨城镇化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系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瓶颈之一即是城市基础设施融资。而在当前融资和财税体制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如地方缺少可持续的支柱税种和主体税源,公共服务责任和财力不匹配、地方债务负担压力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作者认为,要解决上述突出矛盾,一方面需要实现投融资主体的转变、融资来源的转变和项目选择的转变;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融资工具创新、财税体制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从而才有可能为城镇化的大转型开辟一条顺畅的金融通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中国城镇化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人们有理由相信,《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一书的出版,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浪潮中的一阵及时雨!
《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巴曙松、杨现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定价:4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