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 发布时间为:2009/10/15 9:30:00
在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出版社首次评级中,厦门大学出版社被评为国家一级出版社,是福建省唯一的一级出版社,并荣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这次对出版社的等级评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这标志着我国出版社评估制度已经正式建立,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改革和管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次有100家出版单位评为一级出版社,其中社科类31家、科技类18家、大学类20家、教育类6家、古籍类4家、少儿类6家、文艺类9家。今后将每三年评估一次。
厦门大学出版社坚持学术为本、教材优先的出书方针,实现了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图书结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等四种图书荣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台湾文献汇刊》被选送作为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赠耶鲁大学图书馆的赠书之一,同时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奖;《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前沿学科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问题创新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军事理论教程》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国防教育教材”(全国仅5套教材入选);《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丛书》与《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物理化学》等11种图书入选“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出版社坚持学术为本,实施精品战略;发挥学科优势,实施品牌战略;立足高校阵地,实施目标市场战略。这三大战略的实施,使出版社的图书形成自己的品格与特色。
在坚持学术为本,实施精品战略的过程中,出版社形成了以台湾研究和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图书为特色的精品图书体系。厦门与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厦门大学在台湾及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方面有雄厚实力,出版社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出版了一大批标志性的传世图书和特色图书。出版的台湾研究大系已具有规模,内容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文学等领域,近期出版的国家“十五”重点规划图书《台湾文献汇刊》是迄今为止大陆最大型的台湾历史文献出版工程,全书100册,涵盖了目前有关台湾的珍稀历史文献。它的出版对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此次整理出版的《台湾文献汇刊》共七辑100册,收入珍贵文献资料近200种。这些文献资料,绝大多数是分藏于祖国大陆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散落于民间的孤本、珍本、抄本,也有一部分是近年在台湾、日本等地新发现的珍贵文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些文献资料,为揭示台湾历史发展变迁,揭示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台湾文献汇刊》的整理出版,弥补了台湾方面在文献史料建设上的不足,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成思危所说:这套《台湾文献汇刊》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推动有关台湾问题的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能够以扎实厚重文化积累的形式,有力地揭露“台独”分子进行“文化台独”的图谋。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在出版座谈会上说:“《台湾文献汇刊》的出版不仅是文献史料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以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揭示自古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用事实揭穿了“台独”分子歪曲台湾与祖国大陆历史文化关系的种种谬论,因此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华人华侨与东南亚研究方面,我们出版的图书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教育等多个领域,成为全国出版这方面学术图书的重镇。如《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东南亚与中国关系:持续与变化》、《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经济地位变化比较研究》等200多种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较好的系列专著为该学科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近期推出的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吧国公堂档案丛书》近年来学术界在印尼发现18世纪印尼华侨社会内部的档案,内容丰富,历时久远,是研究当时华侨社会历史的非常珍贵的惟一的档案资料,该档案的整理出版对华侨史、东南亚史等领域的研究将是十分有益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即将出版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是庄国土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它首次对东亚华人社会进行了整合研究,深入剖析中国崛起与华人社会资源之关系,多角度探究东亚经贸圈与华人社会的互动。本书运用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探讨、分析东北亚与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变迁和华人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的进程,通过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探讨,勾勒出当代东北亚与东南亚华人社会“整体”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在全面系统地阐述东北亚与东南亚华人社会演进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华人在所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进而研究东亚华人社会经济、社会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是首部泛东亚华人社会整合研究的学术大书
出版社依托厦门大学,将学校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形成了一批在书界颇具影响的品牌图书,经管类、法律类、广告类、人文类、古籍整理类图书和计算机、高职高专教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厦门大学在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方面学术影响位居全国前列,有一批学术大师和具有全国影响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出版社立足本校,向全国辐射,经管类图书占总选题量的30%,其中《21世纪会计学教材系列》、《福友现代企管书系》影响广泛。出版社的法律类图书在全国异军突起,已出版了400多种专著、高校教材和普及读物,《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国际经济法文库》等20多套丛书的作者涵盖全国主要法学高等院校,近两年来法律类图书零售销售排行居全国第13~15位之间。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是全国第一个创办的广告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居全国第一,被誉为广告人才的“黄埔军校”。出版社和该学科联手进行学科建设,实现了双赢。《21世纪广告丛书》是全国第一套系列化的广告教材,为该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经多次修订和改版,历经16年畅销不衰。随后出版的《广告传播与艺术丛书》、《先锋广告人丛书》等一批广告图书,和《厦门大学广告学丛书》一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系列的出版,壮大了这一品牌。人文类图书是出版社的主要图书构成,以历史和文学研究图书为主要基干,国学研究、海关史研究、闽南地方文化、女性文学研究和戏剧影视研究方面的图书形成特色。在古籍整理方面以史料文献和旧方志图书为主,如《中国稀见史料》第一辑(共41册),收纳海内外现存复本十部以内乃至孤本的稀见史料78种,具有保存、传播珍贵史料的价值。计算机教材的出版在全省占有优势,多个版本10多年来一直被福建省高校所采用。高职高专教材已形成规模,特别在外语、计算机、经管、服务性专业方面的教材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实训性。
出版社在立足高校阵地,实施目标市场战略过程中,以品牌图书为基干,开发多学科多层次教材系列,并立体化地整体推进:组织一系列精品专业课教材、高校公共课教材、职业考试培训用书;开发研究生、本科、专科院校等不同层次适用的教材;配套出版高校教辅图书以及供教学使用的电子出版物。与此同时,在市场营销上,出版社确立了以高校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加强产品营销策划,切实抓好图书质量、提高pg娱乐电子游戏的售后服务水平,以品牌力、完善的服务和诚信力赢得市场。
厦门大学出版社是福建省唯一的高校出版社,在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把为厦门特区的理论建设和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建社20多年来,服务厦门特区建设与发展的出版物据不完全统计达200多种,这些出版物见证了厦门特区的发展成就、理论探索,还传播了厦门特有的历史文化,不仅为厦门特区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现实的贡献,也为厦门积淀了一份丰厚的精神文化成果。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它有别与其它经济特区之处,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丰厚文化土壤。出版社把弘扬厦门历史文化作为自己为厦门经济特区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出版社把厦门大学外教潘维廉教授打造成一张厦门对外的“名片”。潘维廉教授对厦门情有独钟,以中英文的形式书写了一批以厦门为题材的图文并茂的图书,深受读者的喜爱。他的著作《魅力厦门》、《魅力鼓浪屿》以一个长期居住工作在厦门的外国人的视角,对厦门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作了全方位的描述,在对外宣传方面产生了独特的影响。每凡厦门重大的中外交流活动,他的著作都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出版社还与厦门社科联合作,每年出版一批以厦门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有力地提升了厦门的文化品位,也为政府的决策提高了参考。《厦门文史丛书》现已出版20多种,这些追述厦门历史人文发展轨迹的图书,对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亲和力。在文学艺术方面我们也出版了一批富有厦门地方特色的图书,如《歌仔戏的生存与发展》、《林鹏翔答嘴鼓艺术》、《高甲戏传统曲牌》、《厦门同安农民画作品选》等,都极具独特性。
在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方面,组织出版高等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既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又促进了有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为提高厦门大学乃至全省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教材配套电子课件的出版,促进了本版教材的发行工作。通过网游客户端光盘的出版,为今后开展网络游戏的出版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出版社还与北大方正协手,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或扫描或利用方正系统排版的电子文档,陆续将1000多种纸质图书(包括大量珍贵的绝版图书)制作成电子书并销售,使有价值的绝版图书重新回到读者中间,使新版图书有更多与读者见面的机会,进一步彰显图书出版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