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z--中国图书商报阅读调查组 发布时间为:2010/7/22 9:44:00
之所以选择公务员为阅读调查的对象,首先考虑到因为公务员阶层“有充分时间、有固定收入、有知识与有品位”这四大特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原因——公务员阶层在国家政治结构中处于优先地位,从公民的角度讲,他们既享受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亦要践行其义务;但当其处于公务员法律地位时,便有资格作为国家的代表,以公务机关的名义从事公务行为,从而既享有行政职权,亦享有行政优益权——这就决定了作为阅读群体的公务员群体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起着主导、优先的作用,与中小学教师相比,他们社会接触面广;与大学生相比,他们地域分布广且均匀,从直辖市到乡镇一级单位均有分布;与企业职员与媒体从业者相比,他们人数庞大且稳定;因此,作为调研样本的公务员群体拥有社会学与统计学的双重调查意义。
本调研立足全国10省市,其中最小的行政单位为镇(科、街道)级,最大的行政单位为司局(厅、地市州)级,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省部级及其以上高级公务员有着严格的采访、调研纪律,且人数较少,在本次采访中暂未涉及。
本调研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并分析当下公务员群体的阅读状况,侧重于对公务员群体的“阅读类型”、“阅读形式”、“阅读时间”与“阅读目的”这四大方面。从样本总量看,本次调研问卷共发放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3份(含电话、网络问卷),占发放总量的53.65%,其中这些有效问卷均匀地分布在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吉林、陕西与新疆10省市(区),并全部涵盖中直、省直、市直与县直四级行政系统,且在职能机关、派出机构与政府部门均有分布,除了政府机关之外,其派出职能机构涉及教科宣传、公安司法、环保文卫、交通运输、农工经贸、外事以及计生民宗等近40个分类;从性别上看,男性658人,女性415人,男女性别比为1.59:1;他们的年龄为22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38.77岁;从民族构成上看,汉族966人,占样本总量的90.02%;从学历上看,本科以上学历者有821人,占样本总量的77.07%;从系统涵盖上看,中直机关人数为43人、省直机关人数为269人、市直机关为299人、县(区)直机关为462人,其比例为1:6.26:6.95:10.74。这些比例、分布密度均与目前国内公务员各项指标数据吻合,因而,该调研报告在统计学与事实上是真实有效的。
从调查研究、整理数据到分析总结,整个调研报告的完成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调研过程当中,得到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力协助,并得到社会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保罗博士的支持与指导,在此,笔者与中国图书商报阅读调查组尤致谢忱。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管理上的纪律性与严格性,为防止对其工作产生不必要的干扰,被调查者尤其不希望对号入座。因此按照国际学术界通行惯例,在本调研报告中,基本上所有的单位与人名均以英文大写字母代替,对于一些提供帮助的单位与个人亦不再具名感谢,敬请读者理解。
主阅读类型
“官场小说”热捧数年,“青春武侠”鲜有问津
在本次调研之前,笔者曾参阅了其他关于公务员阅读调研报告中的相关信息,以便在设置议题上有所偏重。纵观之前两次颇有影响的公务员阅读调查,均是由《决策》杂志所组织完成的:一次是2007年6月,该调查报告显示喜欢阅读“破解官场潜规则的官场小说”占到了43.3%;另一次是在2009年11月,该调查报告显示,“党政机关公务员占到30.5%”的人群喜欢读官场小说。这两次调查报告都反映了一个客观结果:官场小说既是公务员群体的阅读主潮,公务员群体对于官场小说亦是非常推崇。
在本调研报告中,笔者第一个议题便是对“阅读类型”的调研,“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小说”问题中一共设置了10个事关阅读类型的选项,它们分别为:武侠玄幻、军事战争、乡村题材、官场文学、爱情青春、人物传记、励志成功、散文随笔、报告纪实与历史传奇。被调研者可以随意选择,但最多只能选择3个。
其中,选择“官场文学”的为672人,名列第一,占到总人数的62.63%;选择“人物传记”的为523人,占到总人数的48.74%,列为第二;选择“报告纪实”的为449人,占到总人数的41.85%,位居第三;其后依次分别为“散文随笔”(397人,37.00%)、“军事战争”(301人,28.05%)、“乡村题材”(204人,19.01%)、“励志成功”(200人,18.64%)、“历史传奇”(187人,17.43%)、武侠玄幻(148人,13.79%)与“青春爱情”(138人,12.86%)。(见图1)
图1 公务员最爱阅读的图书类型
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有些意外,在阅读类型上,公务员们都青睐于官场文学、人物传记与报告纪实等与现实、自身关系密切的作品。对于纯文学甚至虚构性强的青春、武侠奇幻类作品,公务员们并不热爱,这与社会时尚阅读的趋势是截然相反的。
根据之前《决策》杂志的两次调研,从2007年至今,公务员对于官场文学的热爱一直居高不下,当然这与职业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阅读偏好,公务员阶层对于官场文学的偏好亦是理所应当之事。但是,根据不同样本的重合比较,重合率最高的是“官场文学”与“人物传记”——既喜欢“人物传记”亦热衷“官场文学”的公务员有499人,占到总人数的46.51%,接近一半。
作为“官场中人”的公务员阶层,本身有着较好的个人修养,尤其是2007年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的新进公务员,所有人皆为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绝大多数为汉语言文学、法律、外语、新闻文秘、行政管理与哲学历史学等文科学历,本身拥有很好的文本解读与文学审美能力,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可以直接将他们引向更为纯粹的审美阅读,由此可知,阅读偏好与个人的阅读能力、学历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阅读者的职业、环境息息相关。
“所谓官场阅读,我想这对于我们公务员阶层应该起到一个双重的作用。”n省交通厅征收稽查处的h处长在电话回访中这样对笔者说,43岁的他曾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去年才在中国政法大学获得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一方面,官场小说可以为我们提供为人处世的职场生活经验,如何与领导、部下以及群众打交道是一门随时都需要学习的学问,另一方面,每一部官场小说里至少都有一个反面人物,他们有的是因为贪腐而落马,有的是因为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而遭殃,还有的是说了不该说的话,甚至还有知法犯法、随意漠视纪律原则的,这些对于我们在职干部来说,都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当然,对于公务员群体偏爱“官场小说”,并非都是共执一词的,譬如另一位公务员——z省w市财政局副局长j先生——作为唯一一个既选择了“青春爱情”亦选择了“官场文学”与“人物传记”的他,如是认为,“青春爱情可以让人回归到自然与纯朴当中,这是人性的驱使,但是我同时也需要对于自己所处的领域有所把握,所以我必须要在官场小说中领悟所谓的潜规则与明规则。”
阅读形式
“电脑阅读”备受重视,“有声阅读”独树一帜
对于阅读形式的调研与分析,一直是本系列调查报告的重要范畴。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广泛应用,新的媒介催生了新的阅读形式,新形式与传统形式之间的时间距离因为技术的飞跃而大大缩短,我们从纸质阅读向电脑阅读的过渡,用了几千年的时间,但是从电脑阅读向手机阅读的过渡,竟不足10余年——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新的阅读形式就一定是理性、成熟的呢?
在本调研报告中,依然设置了事关阅读媒介的调研,就“您最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形式?”一个议题,提供了5个选择——依次为:纸质阅读、手机阅读、电脑(互联网)阅读、阅读器阅读与有声阅读,每人只能选一个。
“有声阅读”,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即通过录音、评书或简单广播剧等声音形式,将散文、小说制作为车载音响设备可以播放的存储光碟或音频文件,用来驾车播放。在驾车的过程中,驾驶员可以清楚地收听小说或散文的录音或对白,这种阅读称之为有声阅读。据调查,由于私家车的普及,近年来北京、上海两地制作“有声阅读”的公司竟然达到近百家,而且在近百家网站上都提供“有声阅读”的音频文件下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制作为“有声阅读”的文学作品数以万部,其总量几乎可以与“手机阅读”相比拟。
调查结果显示,选项最多的为“电脑阅读”,有499人,占到样本总量的46.51%;其次为“纸质阅读”,有301人,占到样本总量的28.05%;排名第三的竟然是“有声阅读”,有207人,占到样本总量的19.29%——这是在之前没有过的,手机阅读居于第四,仅有56人,占到样本总量的5.21%;使用阅读器的仅为10人,为样本总量的0.94%。(见图2)
图2 公务员主要的阅读媒介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四个颇有意义的结论,首先,在公务员群体里,电脑阅读已然取代纸质阅读,一跃成为第一大阅读形式,当然导致这个现象的直接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公务员使用电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行政办公室都有电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二是公务员的自由时间比较多,他们可以有时间自由地在电脑上阅读;其次,纸质阅读仍然居于第二,这说明了传统阅读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企图在阅读形式、阅读习惯上有着更新换代的革新,在短期内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再次,“有声阅读”能够居于第三,这充分说明了公务员群体在用车上的普及性,其中,在选择“有声阅读”的207人中,197人为副处级以上,这个群体在市直、县直机关基本上是有资格享受公务用车的,所以这也是“有声阅读”缘何能够在公务员群体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最后,与其他人群一样,公务员阶层对于“手机阅读”并不感冒。
按道理说,手机的普及率远远高于汽车的普及率,那缘何手机阅读却无法受到应有的重视呢?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看,作为公务员阶层,他们属于社会的精英群体,本身很注重自己外在的形象,尤其是中直机关、副处级以上的公务员,要么年龄偏大,要么拥有很高的学历,对于这样的群体,他们是无法接受用手机看书的,甚至他们很多人不止一个手机,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一方面,他们可以有电脑、有声的阅读形式,纵然纸质阅读的费用,他们也能承担;另一方面,与其他从业者比较,手机对于公务员们来说异常重要,若是看书上网玩到一半突然没电了,进而耽误了某些重要的电话,那么他们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我喜欢用电脑看书,很方便。”s省t市广电局监管科l科长在办公室里热情地告诉笔者,“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连新来的办事员都有。大家看书基本上都在电脑上看,而且不耽误工作,需要处理什么邮件、打印什么稿件随时就可以处理。”
另一位选择“手机阅读”的公务员——z市f县t镇政府办公室y秘书这样告诉笔者,她去年刚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志愿参加“一村一个大学生”的活动,上个月她才刚刚调回镇里,“选择手机阅读是因为是大学时的习惯,后来选择在村里蹲点,上网不方便,自己的私人空间也很小,现在到镇里可以上网了,终于可以不用手机看书了。”说到这里她自己都情不自禁地说,“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阅读时间
“总体时间”高于平均,“年龄差距”各有不同
与当下中国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相比,公务员都是压力最小且福利最优的,这也是“公考”在近年来如此火爆的原因所在。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对机关工作“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坐一天”的讽喻——尤其是大量坐办公室的时间,促使了公务员阶层有了充裕的阅读时间,只不过现在大家不是“一张报纸坐一天”,而是“一台屏幕坐一天”了。
在调研表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关于阅读时长的调查,即“你一周总共多长时间在阅读?”
选项一共为四个:2小时以下、2小时至10小时、10小时至20小时与20小时以上。之所以没有设置具体每天的阅读时间,是因为有一些派出部门的公务员他们需在不同的时间从事巡逻、稽查等外出工作,所以以“周”为单位,更显得客观具体。
其中,选择“2小时以下”的有142人,占样本总量的13.23%;2小时至10小时的有498人,占样本总量的46.41%,10至20小时的有401人,占到样本总量的37.37%,20小时以上的为32人,仅为样本总量的2.99%。(见图3)这个统计结果远远高于国内人均阅读时间的总量,可以这样说,公务员群体亦是图书阅读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对于电脑阅读的青睐与依赖,促使他们不大可能成为纸质图书购买的最强主力军。
图3 公务员一周平均阅读时间
同时,笔者又做了一个对比统计——即根据不同受访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学上的“横向对比”,从而在不同的区间内寻求大于50%的重合率,进而证明鉴定其有效性。其中,在本调查报告中,22岁至30岁的有135人,占到样本总量的12.58%;31岁至38岁的有478人,占到样本总量的44.55%;39岁至46岁的有340人,占到样本总量的31.69%;47至55岁的有120人,占到总人数的11.18%。(见图4)
图4 阅读纸质图书公务员年龄分布
在低于38岁的613人中,有447人选择了“2至10小时”以及“10至20小时”的阅读时长,占到了这两个选项总人数899人的68.19%,为超过50%重合率的绝对多数。而在选择“低于2小时”的142人中,年龄阶段处于“47~55”的有81人——这既占到了“低于两小时”总人数的57.04%,亦占到了“47~55”这一年龄段总人数的67.50%,均为双方的绝对多数——这些“绝对多数”均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由此可知,阅读的主力军永远是年轻人,这个理论不但适合教师、医生、警察等职业,同样在公务员群体里仍体现出了其真理性。笔者分析,这一点在公务员群体里还应尤为突出——从学历上看,年轻的公务员本身接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与公务员考选制度,在学历上要远高于之前的公务员;从身体素质上看,年轻的公务员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又有吸收新知识的欲望,这就促使了他们成为了阅读群体的中坚力量。更关键在于,年轻的公务员认为自己仍有上升空间,这是他们加紧“充电”的原因之一,兼之他们不受家庭束缚,可以有较多的购书开支——凡此种种,均是“年龄差距”在阅读时长上各有不同的关键原因。
“我喜欢读书,这是我从大学就养成的习惯。”供职于中直机关的s先生这样对笔者说,他前年从中国政法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今年才考上公务员。s先生每周阅读时常远远超过了20个小时,而且他还在坚持学一门外语,他对于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乐观,“我还打算过几年申请念一个在职的博士研究生,最好赶在结婚前把电充好,以后就只顾着跑了。”
社会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保罗教授这样认识这个问题,作为社会学者与公共政策学者的他,对于这一问题有着自己精辟而又独到的见解,“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中国的公务员阶层应该有着更为宏大的志向与理想。所以他们必须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不断地使得自己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当然,这就依赖于他们对于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阅读目的
“消遣娱乐”仍为主潮,始终重视“提高素养”
英国随笔作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曾如是论断“阅读”的意义,“所谓阅读只是一种可以带来快乐、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与原始人的歌声别无二致。”当然,作为有闲有钱阶级的英国贵族式文学,当然是一种“快乐”、“自然”的,但是,在当下“蚁族”遍地,人人皆“穷忙”的时代里,谈休闲无疑是奢侈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有誓死捍卫自己自由的权利,让自己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自由双手奉上时,我想这是比“穷忙”更可悲的。
公务员阶层相对而言更有着较为宽广的自由度,这是尤为难得的。笔者在问题设置上,亦专门就“阅读目的”做了提问:您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就此提问,我设置了五个选项:消遣娱乐、提高素养、追逐流行、获得学识以及解答困惑。为保证选项的唯一性,每个人只能选择一个。
其中,选择“消遣娱乐”的有488人,占样本总量的45.48%;选择“提高素养”的有403人,占样本总量的37.56%,位居第二;选择“获得学识”的有110人,占样本总量的10.25%;选择“解答困惑”的有47人,占样本总量的4.38%;选择“追逐流行”的仅有25人,占样本总量的2.33%。(见图5)
图5 公务员读书的主要目的
由此可知,公务员在阅读倾向上是与功利无关的,作为收入丰厚、时间充裕且受到社会尊重的特殊职业群体,他们没有生活压力,纵然是意图充电的年轻公务员,那也是锦上添花,而非如蚁族、大学生一般视求知如饭碗。但是在“消遣娱乐”之后第二大选项便是“提高素养”,这个选项占到了样本总量的37.56%,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
提高公务员个人素养问题,这是一个始终被重视的问题。全国不少出版社在近10年都曾推出过《领导干部文化知识读本》、《公务员文化素养普及读本》等参考书籍,起到了一定的“普及知识”、“提高素养”的作用。那么,面对当下公务员希望“提高素养”若渴的现象,其动力又在何处呢?“我们作为公务员,既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也要和上层社会打交道。”l市招商局外事科副科长q先生在电话回访中这样对笔者说,“尤其是我,负责招商工作的,在面对一些港商、儒商的时候,人家反而学富五车,说起诗经楚辞,谈到梵高毕加索,我都张口结舌,地方领导尚且如此,人家怎么还会来你们这里投资?”
另一位公务员g女士则向笔者表示了她对于“提高素养”的另一重认识,已经是副处级的她在省直机关供职10余年,“我们之所以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养,这与现在这个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外事活动与日俱增,单位新进人才也随之增加,所以我们不得不提高自己啊。”
笔者认为,作为政府的公职人员,公务员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显然有着很迫切也很现实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与社会各阶层均有广泛接触的公务员,他们除了拥有自己所属行业的专业素质、公平意识与应变力之外,他们还需要对于知识面的拓宽——这样既可能保证对于自身工作更好地开展,亦可以有效地使得自己真正地“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确信,代表国家的公务员群体一旦素质获得了提高,这不但是国家之幸,亦是人民之幸,而这一切现象,确实正朝着这个方向循序渐进